摘要
目的 研究细菌性阴道病菌群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细菌性阴道炎的145例患者,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体验健康女性100例。采集所有病例阴道分泌物标本,通过Amsel临床诊断法及革兰染色Nugent评分法进行BV诊断。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涂片染色标本,对病例进行阴道微生态评价。对比两组病例资料进行细菌性阴道病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145例BV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白带量明显增多、白带异味,平均发作时间为(67.5±105.6)d。性交痛明显21例,外阴瘙痒51例。分泌物检测结果显示,138例患者pH>4.5;95例患者分泌物呈灰白色、奶油状、质地稀薄;76例患者氨试验呈阳性;145例患者均显示线索细胞阳性。BV患者乳杆菌密集度主要集中于0~Ⅰ级,占98.62%。阴道加德纳菌密集度主要集中于Ⅲ~Ⅳ级,占82.07%。动弯杆菌密集度主要集中于Ⅰ~Ⅱ级,占6.90%;非BV患者检出率0.00%。BV患者其他细菌密集度主要集中于Ⅰ~Ⅱ级,占46.90%。采用Ridit分析两组乳杆菌密集度、阴道加德纳菌密集度、动弯杆菌密集度、其他细菌密集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V患者优势菌为阴道加德纳菌/普雷沃菌,非BV患者以乳杆菌为优势菌。分析两组间初次性生活年龄、经期日更换卫生巾频率、文化水平、每周性生活次数、是否使用避孕套、清洗外阴习惯、阴道内冲洗相关因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V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白带增多、白带异味、性交痛、外阴瘙痒,分泌物呈灰白色、奶油状、质地稀薄,pH>4.5。微生态失调,BV患者优势菌为阴道加德纳菌/普雷沃菌,非BV患者以乳杆菌为优势菌。性经历早、经期日更换卫生巾频率低、文化水平低、性生活频繁、从不使用避孕套、从不清洗外阴、阴道内冲洗,更易引发细菌性阴道病。
-
单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