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笛卡尔以降现代人的怀疑论处境出发,围绕日常生活的自然意涵来探讨休谟精神哲学1的方法论意义。现代人通过纯粹理性找寻生活的确定性,却使日常生活变得可疑而不可理解。休谟抛弃自笛卡尔以来以数学为模型认识世界的方式,转而选取日常的视角,关注日常语言和观察标示的精神现象。俗人的思维是习惯性和情感性而非高度理性化的,这使其彼此连带性地生活在由先例习俗历史性构成的整体意义秩序里。当人们从各自理想的精确标准出发,轻视这种连带性的整体经验传统,同情与协商的基础就可能被损耗。休谟认为,俗人日常生活中数量占多的精神现象具有合理性。这种规则性包含常识和情理,可以取代自然法的单一理性,成为社会规范的基础。休谟最终揭示,精神哲学是一种与自然哲学借助数学模型寻求普遍法则极为不同的,有其自身对象与方法的科学。本文重返休谟的日常生活的精神哲学,是为了探讨如何超越自然科学对社会的"有限理解",真正深入人的精神世界本身,挖掘并呈现其背后观念、情感、信念、习惯等社会连带性的精神因素,为超越对立、趋近宽和提供思想资源。
-
单位中国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