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稻产量和品质对化肥施用及气候因素的响应

作者:费立伟; 季煜; 普正仙; 王芳; 柳展; 王敏; 郭俊杰; 郭世伟*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2, 28(09): 1545-1557.

摘要

【目的】香稻因其独特的香味深受消费者喜爱,明确香稻产量和品质对化肥施用的响应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对综合提升香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中国知网、谷歌学术等数据库以关键词“水稻”、“香气”、“香味”以及“香稻”和“香米”及其组合进行文献检索,共获得501组试验数据对。将施肥与对照分为两组,采用整合分析方法 (meta-analysis),分析了施用氮磷钾肥对香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生育期累积降水量、积温和日照时数条件下的变化率。【结果】施用氮、磷、钾肥,香稻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23.7%、25.8%、18.0%。与不施用氮肥相比,施用氮肥对粳稻和籼稻增产率分别为27.6%和20.2%;与不施用钾肥相比,施用钾肥对粳稻和籼稻的增产率分别为29.9%和7.3%。施用氮肥可显著增加香稻碾磨品质(整精米率)和蒸煮品质(粗蛋白含量,胶稠度),施用钾肥可显著增加香稻碾磨品质(整精米率)、蒸煮品质(粗蛋白含量,胶稠度)、外观品质(垩白度)和香味品质(2-乙酰-1-吡咯啉含量,以下简称2-AP)。施用氮肥对籼型常规香稻的品质提升效果显著,而施用钾肥则对籼型杂交香稻的品质提升更显著。此外,施用氮肥下香稻整精米率的变化率随生育期内有效积温升高呈持续增加趋势,而随累积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胶稠度的变化率随气候变化(有效积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的增加)呈现先降后增趋势。施用钾肥下香稻整精米率的变化率随生育期内有效积温和日照时数升高呈现先降后增趋势,而随累积降水量的变化呈先升后降趋势;垩白粒率的变化率随气候变化均呈先降后增的趋势;胶稠度的变化率随气候变化(有效积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的增加)均呈降低的趋势。【结论】施用氮肥或钾肥均有助于香稻产量和品质的协同提升,且对籼型香稻增产提质效果更显著。同时生育期内累积降水量、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影响着氮肥和钾肥的产量和品质效应,分别达到800~1100 mm、2900~3400℃·d和800~1000 h时,结合氮肥调控可协同提高香稻产量、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分别达到500~800 mm、2900~3400℃·d和400~600 h时,结合钾肥调控可协同提高香稻产量、加工品质、蒸煮品质和外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