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缺血时程对小鼠脑缺血模型脑损伤的影响

作者:蔡斌; 林毅; 方玲; 王柠; 李智文
来源: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4, 22(03): 246-251.
DOI:10.16439/j.cnki.1673-7245.2014.03.028

摘要

背景急性脑梗死患者首选治疗方法是溶栓治疗,而溶栓的早晚决定着患者的预后。目的该研究通过建立国际标准的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来观察不同脑缺血时程对脑组织损伤程度的影响,以明确再灌注的早晚与脑缺血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气体麻醉下,采用线栓法制备C57BL/6J小鼠的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时间分别为30min(缺血30min组)和2h(缺血2h组),术中监测并控制平均动脉血压、动脉血气、肛温、脑血流。同时设置假手术组(栓线插入至颈内动脉,不进入大脑中动脉)。术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制备脑组织石蜡切片,分别行HE染色、尼氏染色和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染色。结果缺血2h组小鼠的各项生理参数(包括平均动脉血压、血气指标、体温)与缺血30mi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缺血2h组和30min组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67±0.82)和0分;脑缺血2h导致皮质与纹状体梗死,而脑缺血30min导致局限于纹状体的选择性神经元凋亡。结论脑缺血2h导致皮质、纹状体坏死性损伤,并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而脑缺血30min仅导致纹状体选择性神经元凋亡,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表明早期再灌注是减轻脑梗死脑损伤的关键。

  • 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