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蝽类昆虫属于半翅目Hemiptera异翅亚目Heteroptera,其前翅基半部骨化成革质,比端半部膜质要硬得多。本研究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20种蝽类昆虫前翅的革质、膜质区浸润性、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蝽类昆虫翅表浸润性存在明显差异,接触角为40.66°~138.37°。(2)6种蝽类昆虫翅表革质区比膜质区的疏水性强,具有乳突、不规则凸起、皱纹和刚毛等粗糙结构。特别是柱状乳突结构(直径0.702±0.170μm,高度1.516±0.293μm,间距1.191±0.132μm)有效地使革质区表面更疏水。相反,4种蝽类昆虫翅表的膜质区比革质区更疏水,椭圆形突起、褶皱和分泌物密度更高。而在10种蝽类昆虫中,疏水性没有显著差异,革质和膜质区的翅面结构相似,仅具有大小不一的隆起和分泌物。(3)蝽类昆虫翅表分布着长链烃类、脂肪酸酯和脂肪酸醇构成的蜡质层。栖息于植物中上层的蝽类昆虫疏水性较强。蝽类昆虫不同硬度的翅表的浸润性归因于微米级微观结构和表面蜡质层的联合效应及生境的协同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不同硬度、不同质地、不同结构、不同性能的材料的一次性制备以及衔接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