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血液透析龄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功能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应用AVF行血液透析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透析龄将其分为4组,即透析龄<5年为1组(n=31),透析龄5~10年为2组(n=42),透析龄10~20年为3组(n=9),透析龄≥20年为4组(n=2)。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8年6月,观察AVF血流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AVF重建情况。结果 4组初始瘘口直径、现瘘口直径、现瘘口血流速度、头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瘤样扩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17例行内瘘重建1次,其中1例行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PTA)治疗;6例行2次内瘘重建。2组行内瘘重建1和2次各15例,行内瘘重建3次2例,其中2例分别透析6和8年后改为腹膜透析,1例透析9年后行肾移植。3组3例行内瘘重建1次,1例行内瘘重建2次。4组均行内瘘重建2次,其中1例每年行PTA治疗1或2次。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VF失功能等并发症发生率高,定期行AVF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有效监测与诊断患者AVF功能状态,且内瘘重建与PTA是治疗AVF失功能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