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ICU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7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发病72 h内收住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ICU的117例SAP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转入时血脂、血糖、血小板、D-二聚体以及ICU期间是否发生腹腔内高压(IAH)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根据其在ICU期间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独立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117例患者中共有33例(28.20%)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84例未发生血栓。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在入院时BMI,血脂,D-二聚体水平,以及ICU期间发生IAH,股静脉置管,SOF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IAH,SOFA评分为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45,95%CI:1.040~1.739,P=0.024;OR=5.440,95%CI:1.444~20.497,P=0.012;OR=1.718,95%CI:1.176~2.510,P=0.005)。ROC曲线显示3项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71(P<0.001),敏感度为78.79%,特异度为84.52%。结论:高体重指数、腹腔内高压、高SOFA评分是SAP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在这种严重炎症性疾病背景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可能是不充分的。
-
单位六安市人民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