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大鼠供肝常温机械灌注(NMP)模型, 比较不同门静脉灌注压力对热缺血大鼠肝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经心脏停搏30 min、冷保存8 h的大鼠肝脏, 使用肝动脉供氧、常温双通道灌注肝脏体系后, 比较门静脉常压(M1组, n=6)和低压(M2组, n=6)灌注对肝灌注液流量和肝酶学指标的影响, 并使用HE染色和Suzuki标准评定肝脏病理损伤, 免疫组化检测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活化的指标髓过氧化物酶(MPO)和CD68表达, 检测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脏停搏30 min、冷保存8 h的大鼠作为静态低温保存组(CS组, n=6)。结果保持门静脉灌注压力恒定的大鼠肝脏常温机械灌注模型建立后, 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 门静脉灌注流量呈增高趋势, NMP 60~120 min时灌注流量较0~20 min均增高(P<0.05)。与CS组比较, M1组肝淤血、肝细胞坏死、脂肪变性减轻, Suzuki评分减少(P<0.05)。与M1组比较, M2组的灌注液的肝酶学指标下降(P<0.05), 镜下观察M2组肝细胞坏死、脂肪变性、肝窦扩张减轻, Suzuki评分减少(P<0.05);肝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力升高(P<0.05);肝组织CD68和MPO表达、TNF-α和IL-6水平降低(P<0.05), 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大鼠常温双通道机械灌注模型, 有效模拟肝灌注的生理状态;门静脉低压灌注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 更有利于热缺血大鼠供肝损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