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近年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SABI)发生率、菌株耐药性、抗菌药物治疗及预后转归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并发生SABI的患者资料(分别为17、32例,作为甲组、乙组),采集病原学、实验室及临床指标,计算SABI发生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II(APACHEⅡ)评分和序贯脏器衰竭评分(SOFA),比较不同年度SABI的发生率、菌株耐药率、抗菌药物治疗情况、病情转归和28d病死率。结果与2009至2010年相比,2015至2016年SABI发生率(1.5‰vs 1.1‰)、28 d病死率(29.1%vs 18.8%)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科室分布、基础疾病)、住院花费、原发感染灶和病情严重程度(机械通气、肾脏替代治疗比例、感染性休克发生率及APACHE II、SOFA评分)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2009至2010年相比,2015至2016年SABI患者所分离的致病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占比例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青霉素、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的耐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株出现;在目标性抗菌治疗中,糖肽类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提高(χ2=5.244,P=0.022),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χ2=4.895,P=0.027)。结论近8年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SABI的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呈下降趋势,但MRSA分离率升高,糖肽类抗菌药物使用愈加普及。

  • 单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