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食用菌种植业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废弃菌棒。为综合整治生态环境,实现废弃菌棒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本试验选用栽培面积较为广泛且培养袋料差异较大的平菇和金针菇废弃菌棒,通过打碎建堆发酵,研究不同食用菌菌渣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性状变化。结果表明,发酵结束时,金针菇渣的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均高于平菇渣,平菇渣的总孔隙度为57.58%,金针菇渣总孔隙度为65.9%,二者均在基质要求适宜总孔隙度范围54%~96%之内;平菇渣pH和EC值同期均显著高于金针菇渣。发酵完成时,平菇渣的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为1 880.6 mg/kg和4 826.2 mg/kg,分别比金针菇渣高13.19%和30.24%,而平菇渣速效钾含量比金针菇渣低27.34%。通过探讨不同菌渣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性状变化,可为今后菌渣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
单位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