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已有研究大多静态考察同胞数量与同胞性别结构对个体和不同性别整体教育获得的影响,对不同学段教育获得的动态研究不足。本研究利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探讨了不同学段同胞数量与同胞性别结构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变化。研究发现:与小学升初中阶段相比,在初中升高中阶段,同胞数量、兄弟数、姐妹数对个体教育获得的负效应增强,对性别间教育不平等的影响亦增强。与初中升高中阶段相比,在高中升大学阶段,同胞数量、姐妹数对个体教育获得的负效应增强,但对性别间教育不平等的影响减弱。这表明随着学段提升,同胞数量与同胞性别结构对个体教育获得的负面影响增强,而女性在早期教育生涯遭遇的教育不平等得到有效缓解。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