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借助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临床样本检测,探究人血浆白细胞分化抗原(CD8)、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和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embrane type 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T1-MMP,又名MMP-14)与冠心病发病过程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早期筛查及预测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CD8、PD-1、PD-L1、TGF-β_1、MMP-14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各分子间PPI网络图。选取39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评分系统将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CD8、PD-1、PD-L1、TGF-β_1、MMP-14血浆含量,并分析各分子血浆含量与患者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评估其对冠心病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CD8、PD-1、PD-L1、TGF-β_1、MMP-14可作用于冠心病及其炎症反应通路,PPI网络分析显示各分子间具有一定相互作用关系。PD-L1血浆含量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CD8、PD-1、TGF-β_1、MMP-14与Gensini评分线性关系不显著,但是从趋势上看PD-1及MMP-14血浆含量与Gensini评分存在正相关趋势,CD8及TGF-β_1与Gensini评分存在负相关趋势。结论 CD8、PD-1、PD-L1、TGF-β_1、MMP-14可联合作用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各分子血浆含量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存在一定程度相关,可能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指标。

  • 单位
    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石河子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