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长时间机械通气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2年4月—2021年4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治疗的264例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的围术期临床资料,按照新生儿术后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是否超过72 h分为长时间机械通气组(机械通气时间>72 h, 108例)和非长时间机械通气组(机械通气时间≤72 h, 156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术后长时间机械通气的危险因素,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临床结局。结果 两组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谷氨酰转肽酶(GGT)、手术总时间、体外循环转机时间、术后72 h胸液量、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血红蛋白、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术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GGT(P=0.007)、手术总时间(P=0.033)、术后72 h胸液总量(P=0.006)、术后LVEF(P=0.001)、术后AKI(P=0.042)为新生儿长时间机械通气的影响因素。与非长时间机械通气组比较,长时间机械通气组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和实际住院时间更长(P<0.01),死亡率更高(P<0.05)。结论 新生儿术前GGT、手术总时间、术后72 h胸液总量、术后LVEF、术后AKI是新生儿长时间机械通气的影响因素,尽早发现并关注危险因素对改善新生儿心脏手术结局有积极作用。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