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郭沫若1942年创作的话剧《屈原》,无疑是20世纪最为瞩目的屈原题材戏剧。然而,郭剧的耀熠光环遮蔽了不少同类题材剧目,高佩琅1934年底创作的六幕话剧《屈原》,即是其一。高氏在民族危机的语境下对屈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现代改造,并对中西戏剧的融合做了极有意义的探索。遗憾的是,该剧遗失在现代文学史叙述中。文章旨在剖析高佩琅《屈原》的艺术探索,并借其被“遗失”探讨文学史“遮蔽”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