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下,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它直接决定我国能否实现从高等工程教育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国家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质量。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其中,地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提高地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具有直接、显性、现实的价值与作用。提高地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让教师在思想上重视教学,将提高教学能力转变为教师的自我诉求和行动自觉是根本之道。完成这样的思想转变无疑需要有效的理论指引,在相关的诸多理论中,大工程观教育理念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价值。大工程观教育理念指明了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目标和价值取向,从工程人才培养角度规制和明确了工科教师的教育能力。大工程观教育理念,耦合工科青年教师学科属性与思维认知,可摆脱惯常的一般意义上的教育理论的弊端,易于被工科青年教师认知,利于激发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之源动力。树立和践行"大工程观教育理念"是地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进路:不断深化教师角色认同,生成提高教学能力的内生动力;丰富完善知识结构,奠定提升教学能力的理论基础;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破除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偏误;强化做实校本培训,夯实提高教学能力的外在支撑。当前,为推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政府和高校正在极力推动"新工科"建设,学界对"新工科"研究方兴未艾。实际上,"新工科"提出背景与发展趋向与"大工程观"高度吻合,尤其是"大工程观"教育理念对美国和其它国家工程教育发展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值得我国在开展"新工科"工作时学习借鉴。因此,在当下研究推行"新工科","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也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它能为"新工科"提供有益的思考和良好的借鉴。

  • 单位
    四川轻化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