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汉语中的一字一词往往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上下文,特别是古代典籍文化负载词,在许多情况下,审美主体需要对这些字、词的语义和语气仔细理解、转化、加工和再现,积极发挥译者主观能动性。本文以《论语·学而篇第一》中出现的"仁"与"道"为例,认为审美主体应秉承象似原则、创作原则和优化原则,采用动态模仿、重建和综合性注释的英译策略,再现典籍文化负载词的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以此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保持中国固有文化特色。
-
单位宁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