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大兴安岭南麓山区退耕还林工程进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和空间格局研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退耕还林工程结果的巩固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截至2017年底大兴安岭南麓山区退耕还林工程资源数据集和退耕还林工程生态连清数据集为基础,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和《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规范》(LY/T 2573—2016),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进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化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兴安岭南麓山区地形、多年平均降水和气温数据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大兴安岭南麓山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价值为134.47亿元·a-1,其中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环境、固碳释氧和森林防护功能排在前列;空间分布格局整体趋势为由西向东逐渐递减,区内3个省份以内蒙古各项功能最佳;大兴安岭南麓山区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均与3个环境因子成显著相关关系。【结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退耕还林工程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了明显的生态效益,为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大兴安岭南麓山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格局,不仅受退耕还林工程资源面积影响,同时还受到地形、降水和气温的影响,其中,多数功能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受到地形条件的制约。
-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