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Adams冠突分型, 探究肘关节损伤三联征尺骨冠突骨折块形态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1例肘关节损伤三联征患者的肘关节CT三维数据, 其中男33例, 女18例;年龄18~88岁[(44.7±12.0)岁]。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建立尺骨冠突骨折模型, 并依据Adams尺骨冠突骨折分型对其进行分类, 其中Ⅰ型为冠突尖端骨折、Ⅱ型为冠突横断形骨折、Ⅲ型为冠突基底部骨折、Ⅳ前内型为冠突前内侧斜行骨折、Ⅳ前外型为冠突前外侧斜行骨折。依据冠突骨折块的特点, Ⅳ前外型骨折分为两个亚型, 即累及冠突尖端的α亚型和未累及冠突尖端的β亚型。测量不同类型尺骨冠突骨折块占比情况、高度、表面积、体积。同时测量Ⅳ前外型两种亚型尺骨冠突骨折块占比情况、高度、表面积、体积, 尺骨滑车关节面面积、骨折块滑车关节面面积、骨折块滑车关节面面积损伤占比, 以及尺骨上尺桡关节面面积、骨折块上尺桡关节面面积、骨折块上尺桡关节面面积损伤占比。结果肘关节损伤三联征患者中尺骨冠突骨折块Adams Ⅰ型17例(33%), Ⅱ型4例(8%), Ⅲ型4例(8%), Ⅳ前内型4例(8%), Ⅳ前外型22例(43%)。其中Ⅰ型、Ⅱ型、Ⅲ型、Ⅳ前内型和Ⅳ前外型的高度分别为(3.7±1.9)mm、(10.8±1.1)mm、(14.4±1.2)mm、(5.2±2.4)mm、(6.7±2.6)mm;其表面积分别为63.7(21.4, 221.0)mm2、1 086.8(606.8, 1 434.2)mm2、1 658.8(1 335.6, 1 695.4)mm2、437.3(185.6, 437.3)mm2、511.8(198.8, 646.5)mm2;其体积分别为46.3(21.4, 180.5)mm3、938.7(629.8, 1 011.3)mm3、1 797.4(1 520.2, 1 903.7)mm3、429.3(138.1, 992.4)mm3、461.9(144.9, 707.1)mm3。不同Adams分型尺骨冠突骨折块高度、表面积及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2例Ⅳ前外型尺骨冠突骨折中α亚型12例, β亚型10例。Ⅳ前外型中α及β两种亚型骨折块的高度分别为(8.6±2.6)mm、(5.0±2.4)mm;表面积分别为633.2(530.3, 727.4)mm2、181.4(136.7, 450.3)mm2;体积分别为692.8(477.6, 778.0)mm3、128.0(74.2, 405.1)mm3。两种亚型的骨折块高度、表面积及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Ⅳ前外型中α及β两种亚型的尺骨滑车关节面面积分别为901.4(755.1, 1 060.6)mm2、835.2(767.7, 909.3)mm2;两者的骨折块滑车关节面面积分别为104.1(79.4, 139.9)mm2、38.8(21.3, 58.1)mm2;两者的骨折块滑车关节面面积损伤占比分别为0.12(0.09, 0.15)、0.05(0.03, 0.07)。α及β两种亚型尺骨滑车关节面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α亚型骨折块滑车关节面面积及骨折块滑车关节面面积损伤占比大于β型(P均<0.01)。而Ⅳ前外型中α及β两种亚型的尺骨上尺桡关节面面积分别为147.9(111.7, 164.2)mm2、137.0(118.7, 166.7)mm2;两者的骨折块上尺桡关节面面积分别为17.7(13.4, 52.2)mm2、6.1(2.6, 20.0)mm2;两者的骨折块上尺桡关节面面积损伤占比分别为0.12(0.10, 0.35)、0.05(0.03, 0.15)。两种亚型在上尺桡关节面损伤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肘关节损伤三联征中尺骨冠突骨折Adams Ⅳ型占有较大比例, 其中以Adams Ⅳ前外型为主, 同时该型骨折块存在大小、形态差异的两种亚型, 但两亚型对上尺桡关节面的损伤情况是相似的, 临床治疗中不应忽视不同大小的Adams Ⅳ前外型骨折块对上尺桡关节面造成的损伤。
-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