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土文献表明,口头传统在早期《诗经》的创作、流传与演述过程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影响了书写文本的形成。从出土“诗”类文献与传世文献来看,早期诗歌的即兴口头创作、套语式的表达、嗟叹词的运用、“歌”体形态的呈现等方式,都展示出早期《诗经》口头创作的遗痕。上古时代“瞽矇传诗”的传统,以及出土“诗”类文献所见诗歌起兴句的同文、音近词的异文、章序的错乱现象,确乎表明早期《诗经》具有口头流传的特征。清华简“诗”类文献标示了早期诗歌多通过歌唱与舞蹈的形式呈现,鲜明地展现了早期《诗经》的口头演述形态。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