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峡大坝-葛洲坝水利梯级水电工程的修建改变了大坝下游河流水位的消涨节律。本文以分布于枝江关洲岛的濒危物种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 ( Franch.) P. Y. Zhang et Y. J. Zhang)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种群开花和结果性状沿高程的变化,揭示了该残存种群有性繁殖的时空变化规律。同时还结合水利水电工程修建所引起生境地水位消涨节律的变化,分析了其对残存种群有性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残存种群的有性繁殖在不同高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消涨带上部植株的每株花枝数、每枝花朵数、每株花朵数分别比消涨带中部植株高66.09%、50.14%和98.63%,比消涨带下部植株高79.50%、283.33%和461.05%。消涨带上部植株的每株果枝数、每枝结果数、每株结果数、每果种子数和种子发芽率分别比消涨带中部植株高60.17%、25.26%、88.05%、6.96%和30.69%,比消涨带下部植株高97.39%、82.45%、208.31%、19.12%和45.91%。相关分析表明,植株的开花结果特性与高程、出露时期、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变化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环境因子对有性繁殖的影响强度依次为出露时间、高程、日均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因防洪发电需要对河流水位调节所引起的生境地出露时间延迟及水位急剧下降会导致开花结果期气温降低和土壤含水量下降,并由此对疏花水柏枝残存种群的有性繁殖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