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深圳市宝安区新生儿凝血功能5项参考区间及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出生的25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妊娠周是否达到37周将新生儿分为足月组和早产组,每组各125例。比较足月组、早产组新生儿出生后1 d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计数(PLT),并比较不同日龄(出生后1~<3、3~<7、7~<14、14~<21 d)新生儿的上述各指标水平。结果早产组新生儿出生后的PT、APTT、TT明显高于足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PLT明显低于足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14~<21 d的PT、APTT、TT均明显低于出生1~<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14~<21 d的Fib、PLT均明显高于出生1~<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的分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早产儿中PT、APTT、TT时间与大于足月儿相比均较高,而FIB、PLT均较低。

  • 单位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