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早产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拔管时间、拔管时的局部表现及后期血管恢复情况,为临床专科制定早产儿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和拔管指征提供参考。方法对90例早产儿使用BD 24G静脉留置针输液,安排固定的专人评估留置针及其静脉,拔针时记录留置时间,标记留置静脉,评估留置针穿刺部位血管表现并记录。拔针后第7天和第14天对静脉血管的弹性、血管充盈度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不同留置时间下,拔管后第14天静脉血管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针后第7、14天,静脉炎级别与血管恢复情况呈正相关关系(均P<0.01)。拔针后第7、14天相比,仅Ⅰ级静脉炎的血管恢复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Ⅱ级、Ⅲ级静脉炎的血管恢复情况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不应以留置针留置时间来作为静脉留置针的拔管条件,而应注重评估留置针穿刺局部的表现,每天在输液前、后和输液过程中评估穿刺部位的血管,当有Ⅰ级静脉炎表现时,及时拔出静脉留置针,避免Ⅲ级静脉炎发生。

  • 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