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人群中舒张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联。方法以2010年—2018年参加开滦研究队列,并接受了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人员23 622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划分标准,将观察对象分为三组,即18~44岁组、45~59岁组和≥60岁组。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不同年龄人群中舒张压(DBP)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关联。结果观察对象的一般情况为2010年—2018年参加开滦研究队列,并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观察对象共23 622例,排除血压值缺失者219例和CIMT数据缺失者1 754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者21 649例。观察对象的年龄为(52.5±12.9)岁,其中男14 883例(68.7%)。根据年龄将观察对象分为3组,其中18~44岁组5 889例(27.2%),45~59岁组9 077例(41.9%),≥60岁组6 683例(30.9%)。不同年龄组CIMT值的分布及CIMI≥1.0 mm检出率情况:CIMT值与CIMI≥1.0 mm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8~44岁组、45~59岁组和≥60岁组人群CIMT的均数依次为0.72 mm、0.83 mm、0.96 mm(P<0.001),18~44岁组、45~59岁组和≥60岁组人群CIMT≥1.0mm检出率依次为4.9%、20.9%、49.6%(P<0.001)。CIMT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CIMT为因变量,以DBP为自变量,校正了年龄、性别、心率、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文化程度、吸烟、饮酒、体育锻炼、服降压药、服降糖药、服调脂药等混杂因素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8~44岁组人群DBP与CIMTβ值=1.20,P<0.001,45~59岁组人群DBP与CIMTβ值=0.91,P<0.001,≥60岁组人群DBP未被纳入模型。结论在中青年人群中,DBP与CIMT呈正向关联,在老年人群中,DBP与CIMT无关联。
-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开滦总医院; 唐山市开滦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