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描述中国东北地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特征、危险因素分布及预防用药情况,为制定心血管病精准防控策略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以2014—2019年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3个省份26个区县中414 346名35~75岁的常住居民为研究人群,计算人群整体以及根据年龄、性别、地区、社会经济特征分组后的高危对象检出比例,并应用多元混合模型评价个体特征与心血管病风险之间的关联,同时选择指南推荐的预防用药(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来评价高危人群中的治疗情况。结果在中国东北地区35~75岁的414 346名调查对象中,8.9%为心血管病高危对象,这一比例在男性中和农村地区相对更高。混合模型结果显示,高学历、已婚、有医疗保险的人群更不易患心血管病;高收入(家庭年收入> 50 000元)人群更倾向于是心血管病高危对象。在高危人群中,报告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的比例均为0.4%。结论在中国东北地区35~75岁的筛查对象中,接近9%为心血管病高危对象,指南推荐的适宜使用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预防使用率均不足1%。在这一人群中,降低心血管病风险势在必行。
-
单位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