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与3~6岁儿童情绪行为的关联

作者:汤银霞; 方红英; 杨菲菲; 朱瑞; 曹月婷; 胡秀兰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20, 41(05): 700-703.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18

摘要

目的研究3~6岁儿童情绪与行为发生情况及父母教养方式的作用,为早期开展心理行为干预和促进儿童心理发育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4—6月从铜陵市城区抽取11所幼儿园,共调查在园儿童2 278名,问卷主要包括父母和儿童基本情况、儿童心理和行为情况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等。结果 2 278名儿童中,情绪症状异常192人(8.43%),品行问题异常214人(9.39%),多动注意不能异常376人(16.50%),同伴交往异常537人(23.57%),困难总分异常233人(10.2%),亲社会行为254人(11.1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儿童出生健康状况、儿童二手烟暴露、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教养方式均是儿童情绪与行为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养方式中父亲支持/参与(OR=0.96,95%CI=0.95~0.98)、母亲支持/参与(OR=0.94,95%CI=0.92~0.95)、母亲敌意强制(OR=1.08,95%CI=1.06~1.10)与3~6岁儿童情绪与行为异常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教养方式中父母亲支持参与、母亲敌意强制与3~6岁儿童情绪与行为异常关联。

  • 单位
    铜陵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