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现有的胸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技术均以上关节突或联合横突为参考标志确定进钉点,以假想的横断面和矢状面为参考标志确定进钉角度,诸位学者描述不一。由于患者术中体位的影响和术者主观判断的偏差,易出现螺钉误置,产生严重并发症,限制了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推广。目前,临床上选择一个单一的不受患者体位影响且容易判断的骨性标志作为胸椎椎弓根置钉进钉点和进钉角度的参考,显得尤为重要。目的:通过三维重建CT图像的测量探讨正常成人胸椎以上关节突作为单一解剖标志确定椎弓根置钉参数的可行性及其具体的对应关系。方法:选取30例正常成人胸椎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在重建后的T1-T12特定CT图像上直接测量以下参数:(1)基础参数:包括进钉点至中线距离、上关节突外缘至中线距离和上关节突基底宽度。通过基础参数间接计算进钉点参数,包括横向点突距、进钉点比率和纵向点突距,即进钉点至上关节突外缘的水平距离及其与上关节突基底宽度的比率和进钉点至上关节突基底的垂直距离;(2)进钉角度参数:横向轴突角和纵向轴突角,即横断面和矢状面上椎弓根轴线与上关节突关节面的夹角;(3)进钉深度参数:螺钉安全长度,即椎弓根轴线上进钉点至椎体前缘骨皮质的距离。统计每组参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比较各节段统计数据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利用三维重建CT技术,可以成功获取T1-T12经双侧椎弓根轴线横断面、经上关节突基底且平行于双侧椎弓根轴线的横断面和经单侧椎弓根轴线斜矢状面的图像;(2)基础参数:T1-T12左右两侧进钉点至中线距离分别为(14.6±2.6)mm和(14.5±2.5)mm,上关节突外缘至中线距离分别为(15.7±1.9)mm和(15.7±2.0)mm,上关节突基底宽度分别为(8.8±1.3)mm和(8.8±1.1)mm。每一参数左右两侧测量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43,0.214,0.467);(3)置钉参数:T1-T12左右两侧横向点突距分别为(1.2±1.3)mm和(1.3±1.4)mm,进钉点比率分别为(14.3±17.0)%和(13.6±16.1)%,纵向点突距分别为(3.4±0.8)mm和(3.3±0.9)mm,横向轴突角分别为(92.4±4.7)°和(92.6±5.0)°,纵向轴突角分别为(91.8±4.1)°和(91.7±3.6)°,螺钉安全长度分别为(40.7±4.8)mm和(40.4±4.6)mm。以上每一参数左右两侧测量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73,0.084,0.310,0.265,0.241,0.175);(4)以上结果提示,正常成人胸椎以上关节突作为单一解剖标志确定椎弓根置钉参数简单可行,前者与后两者存在特定的对应关系,可作为一种新的临床上选择置钉参数的方法。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