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和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冯晓月; 陈建平*; 张建文; 孙宇睿; 苏睿; 李航; 王祥; 王奇; 郭耀耀; 李泽敏; 许银红; 家泽玮
来源:中国临床研究, 2021, 34(06): 757-761.
DOI:10.13429/j.cnki.cjcr.2021.06.008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和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用于胸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探索胸科手术围术期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方法选择山西白求恩医院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T、E两组,每组25例。在全身麻醉诱导前,T组使用0.5%罗哌卡因20 ml行TPVB,E组使用0.5%罗哌卡因20 ml行ESPB。诱导后均采取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行全凭静脉麻醉维持,术毕使用舒芬太尼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停药到呼之睁眼的时间)、拔管时间(停药到拔管的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6、8、12、24 h静息及咳嗽时VAS评分,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以及氟比洛芬酯补救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T组和E组术中舒芬太尼的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6、8 h静息及咳嗽时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 E组静息及咳嗽时的VAS评分均高于T组(P<0.05)。E组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明显早于T组(P<0.05),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氟比洛芬酯镇痛补救率均明显高于T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呼吸抑制、躁动,E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T组(P<0.01,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PVB的镇痛效果优于ESPB,镇痛持续时间长,操作简单安全,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