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层干部"避责"行为产生于外部环境变化及个体心态转变的逻辑互动中,激励制度则成为这一过程的"指向标",对"避责"行为消解及干部行为引导起到关键作用。消解基层干部的"避责"行为,关键在于改进激励制度,找准基层干部最关注的"刺激点",构建起将任务绩效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干部绩效激励改进框架。基于当前基层干部"避责"行为的产生原因、现实表现及运行机理,激励改进框架包含"薪酬—职业安全""组织内人际关系—干群关系""晋升—荣誉"三组关系,分别对应ERG理论的生存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及成长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依据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及需求,应进一步构建容错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目标激励、奖惩激励五大激励机制,形成"五轮驱动",共同作用于干部"避责"行为的消解。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