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嘉定区各类学校夏季蚊虫侵害状况,为学校蚊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嘉定区4所高校、4所中小学和4所幼托机构作为调查对象,采取孳生地调查法和人诱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学校开展蚊虫侵害调查。结果学校成蚊停落指数最高的是大中专院校4.00只/(0.5 h·人)、其次是幼托机构2.40只/(0.5 h·人)、最低的是中小学0.96只/(0.5 h·人)。成蚊停落指数农村区域学校为4.19只/(0.5 h·人),高于城镇区域的1.06只/(0.5 h·人)。大中专院校白纹伊蚊占比最高,为68.75%。城镇区域学校仅捕获到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农村区域学校可捕获5种蚊类,其中农村区域学校白纹伊蚊为优势种群,占59.63%。农村区域学校小型积水孳生地阳性率为20.31%,高于城镇区域的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6,P=0.040)。结论建议教育部门加强校园环境治理及成蚊控制,将蚊虫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
-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