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具”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用器具,是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组成部分。民具在人们生产或生活的需要中产生,继而世代传承,对一个民族乃至国家文化形态产生重要影响。筷子作为中华民族的基本饮食民具,在中国饮食方式的背景下产生,继而在与“人”共生的整体生态关系中,作为物质基础,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态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菜肴得以更精细化;另一方面,促进了菜肴种类的多样化。这就使“食具”的形制和材质走向多样化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为中国饮食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由此形成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独特面貌。
-
单位信阳学院; 西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