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真实世界中、西医院使用藤黄健骨片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临床特征差异,揭示不同类型医院中成药的用药规律。方法 提取“藤黄健骨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病例注册登记系统”中共计43家医院2505例使用藤黄健骨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病历资料,根据医院性质分为中医院组(14家)和西医院组(29家),应用Excel 2019和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基本信息、就诊科室和接诊医师职称、既往史过敏史、藤黄健骨片口服剂量、临床表现进行基于频数与率的描述性分析和基于秩和检验的组间比较。结果 中医院组1009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2.14,平均年龄(60.74±6.85)岁,西医院组1496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2.19,平均年龄(60.44±6.77岁)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院组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4.26±2.74)高于西医院组(23.93±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院组患者主要就诊科室为骨伤科(91.97%)、康复科(4.96%),接诊医师以主任医师(43.51%)为主;西医院组为骨科(86.56%)、疼痛科(5.55%),接诊医师以副主任医师(50.33%)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院组无合并疾病患者(747例,74.03%)比例低于西医院组(1245例,83.22%,P<0.05),而合并腰椎退行性病变、颈椎病及骨质疏松症的比例高于西医院组(P<0.05)。中医院组患者口服藤黄健骨片单次剂量为(3.14±1.15)片、单日总剂量为(7.16±2.64)片,均低于西医院组(3.87±1.39)片、(8.25±2.96)片(P<0.05)。中医院组患者中K-L分级0级16例(1.59%),K-L分级Ⅰ级69例(6.84%),K-L分级Ⅱ级533例(52.82%),K-L分级Ⅲ级391例(38.75%),K-L分级Ⅳ级0例;西医院组K-L分级0级31例(2.07%),K-L分级Ⅰ级81例(5.41%),K-L分级Ⅱ级833例(55.68%),K-L分级Ⅲ级544例(36.36%),K-L分级Ⅳ级7例(0.4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膝关节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医院组VAS、WOMAC评分均高于西医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院组关节肿胀好转率66.67%低于西医院组73.48%,关节怕冷好转率33.52%高于西医院组31.90%,腰膝酸软好转率43.37%高于西医院组33.73%。结论 中、西医院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组间差异不明显,中、西医院使用藤黄健骨片治疗膝骨关节炎均取得良好疗效。
-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