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提出数字技术发展引起高等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为:不受时空限制的课堂教学、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师生互动、依赖数据的研习方式等。分析了在数字技术应用与网络设备普及的背景下,各类教育场域彼此连接,数字技术的可及性差异不断降低。认为不同地域和阶层的结构性区隔始终存在,数字化高等教育在实现跨域连接的同时,也呈现空间分隔的不平衡状态。指出要平衡高等教育的数字空间,需要在网络空间中统筹建设“数字高校”模式,在文化空间中加强相关主体的数字认同,在制度空间中缩小区域和弱势群体的数字运用差异。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