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尽管口述文本可独立构成,可丰富、弥补若干史实,但历史学研究的定位仍是史料,且只有进入研究项目中,通过辨识、考订、引证,方才能呈现价值,体现功能。时下社会学口述研究关注记忆的表达和情感的真实,“忠实度”不是突出的问题。此为口述研究的新突破,却在学理上应标注为“口述记忆研究”,而不应径称“口述史研究”。“共同经历型”口述史是新的发展方向,实践和理论均需要深入探讨。作为“共同经历型”项目的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口述史料卷,集中于医疗和工业,多来自前线的亲历、见闻和故事,现场感强。披览与之相应的档案卷则可见电报往来、会议记录、统计数据、总结报告,更有上海后方的工业增产、商业调配、交通运输等。灾害史、救援史等关涉政治、经济、社会的重大课题,仅口述文本难以支撑整体研究,尚需要以档案为中心,并关注报刊和民间史料,形成“合围型”的资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