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教材语言具有理论性、规范性和抽象性,这种语言特点不易被大学生接受,应当用教学语言的灵活性、具体性、与时俱进性来弥补教材语言的不足。在遵循政治性、思想性、情感性的原则下,促进思政课教材语言向生活语言、专业语言、学生语言、时代语言转化,以充分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