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城市化深度发展,住房来源混合成为理解当前城市社会分异的新背景。以北京清河街道为案例,从活动密度表面、时间利用特征以及出行特征等不同方面描述了不同住房来源居民的活动—移动模式;之后,基于微观个体活动时空制约数据,构建了居民行为的时空间制约、活动参与、出行需求与出行时间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尝试解释居民活动时空制约、活动参与和移动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住房来源居民活动—移动模式社会分异形成的微观机理。研究发现,不同住房来源居民的活动—移动模式存在显著的社会分异;生计活动的时空制约是影响不同住房来源居民活动—移动模式社会分异的重要因素;而出行时间对家外维持和休闲活动时间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建议城市规划和管理者在促进不同住房混合的同时,着重考虑在居住区周边培育适合不同住房来源居民的就业岗位,并配套建设满足他们日常生活需求的维持性活动和休闲活动的基础设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