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传统抗疟中药青蒿-常山抗过早搏动(premature beat)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和相关文献检索并筛选青蒿-常山活性化学成分及相关靶点蛋白,通过Uniport数据库将靶点蛋白名转化为靶点基因名。构建青蒿和常山活性化学成分-靶点网络。在Gene 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过早搏动疾病的相关靶点基因,并构建疾病-靶点网络。筛选出青蒿-常山活性化学成分直接作用于过早搏动疾病的靶点。将直接作用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获得并分析蛋白互作网络;将直接作用靶点输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青蒿22个活性化学成分,常山18个活性化学成分。获得青蒿靶点蛋白510个,常山靶点蛋白202个,通过Uniport数据库转化为基因名并去除重复获得青蒿-常山靶点基因110个。在OMIM,Gene Cards数据库中筛选出过早搏动疾病靶点基因971个。进一步筛选出青蒿-常山直接作用靶点43个。通过STRING数据库的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关键靶点。运用DAVID数据库的GO功能分析获得244个富集结果,涉及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分子功能; KEGG分析获得50个相关通路。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对传统抗疟中药青蒿-常山的研究表明,青蒿-常山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对过早搏动具有治疗作用,为进一步解释和阐述青蒿常山抗过早搏动可能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