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前表面平坦曲率(Kf<41.00 D)相对平缓患者的近视控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于唐山市眼科医院配镜中心就诊并验配角膜塑形镜的患者80例(120眼)纳入研究组, 验配框架眼镜患者76例(120眼)纳入对照组, 按照等效球镜度(SE)将2组又分别分成低度数组(-3.00~0 D)和中度数组(-6.00~-3.25 D)。对各组近视增长幅度、眼轴增长幅度、内皮细胞数量、角膜厚度以及角膜点染等情况进行分析。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戴镜6个月、1年和1.5年, 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的近视度数增长幅度(低度数组6个月:t=2.314, P=0.023;1年:t=3.215, P=0.002;1.5年:t=4.159, P<0.001。中度数组6个月:t=3.204, P=0.002;1年:t=4.613, P<0.001;1.5年:t=5.160, P<0.001)和眼轴增长幅度(低度数组6个月:t=-2.103, P=0.038;1年:t=-2.129, P=0.037;1.5年:t=-2.398, P=0.020。中度数组6个月:t=-2.094, P=0.039;1年:t=-2.402, P=0.019;1.5年:t=-2.464, P=0.018)均较小。配戴角膜塑形镜后1.5年,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率、角膜厚度与戴镜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配戴角膜塑形镜期间, 眼部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角膜曲率相对平缓的患者, 与框架眼镜比较, 角膜塑形镜在控制眼轴增长和近视度数方面效果较好,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近视控制手段。

  • 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