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鸦胆子油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潜在活性成分,以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以鸦胆子油为研究对象,查阅其相关文献,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PubMed数据库获取化合物SMILES获取化合物结构,并上传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获得潜在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收集相关的癌症基因,通过Cytoscape软件建立鸦胆子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路的相互关系网络。提取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以及疾病靶点的交集,通过String构建PPI网络,并根据拓扑参数分析得到核心靶点;对核心靶点基因利用Metascape在线平台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并采用Autodock vina对主要活性化合物和核心靶点进行对接验证。结果 从文献和数据库中获取鸦胆子油17个化学成分,该成分对应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靶点有36个;根据拓扑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12个;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表明,鸦胆子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主要通过Pathways in cancer、Th17 cell differentiation、Endocrine resistance、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等信号通路发挥其治疗作用,对接结果显示鸦胆子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 文章通过网络药理学与生物信息学的结合方法初步预测了鸦胆子油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和相关的信号通路,体现了鸦胆子油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协调作用,为后续的进一步基础实验与临床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单位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 大冶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