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婴幼儿喘息进展为支气管哮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2月-2019年9月收治的846例喘息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组后均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于随访第1个月、3个月、9个月、12个月分别对患儿进行实验室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支气管哮喘组与非支气管哮喘组,统计所有患儿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是否早产、生产方式、有无呼吸道病毒感染、基线过敏原、父母过敏史、被动吸烟、家族哮喘史、家中采暖等,指出导致婴幼儿喘息进展为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846例喘息患儿中,有210例患儿发生支气管哮喘,占24. 82%;有636例未发生支气管哮喘,占75. 18%。单因素分析显示,支气管哮喘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生产方式等方面与非支气管哮喘组患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支气管哮喘组患儿在早产、呼吸道病毒感染、基线过敏原、父母吸烟史、被动吸烟、家族哮喘史、家中采暖、嗜酸粒细胞升高、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浓度等方面与非支气管哮喘组患儿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早产、呼吸道病毒感染、基线过敏原、父母过敏史、被动吸烟、家族哮喘史、家中采暖、嗜酸粒细胞升高、Fe NO浓度升高是导致婴幼儿喘息进展为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OR>1,P<0. 05)。结论早产、呼吸道病毒感染、基线过敏原、父母过敏史、被动吸烟、家族哮喘史、家中采暖、嗜酸粒细胞升高、Fe NO浓度升高是导致婴幼儿喘息进展为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针对喘息疾病需早期治疗,日常生活中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期降低支气管哮喘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效果。

  • 单位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