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超声临床诊断结果差异。方法 10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分为A组(60~69岁, 33例)、B组(70~79岁, 34例)、C组(≥80岁,33例)。所有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三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左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心脏相关合并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室壁破裂、心源性休克)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LVEF<50%、E/A<1、左心房内径≥39 mm、右心室内径≥39 mm占比分别为30.30%、18.18%、45.45%、45.45%, B组患者分别为55.88%、41.18%、76.47%、79.41%, C组患者分别为63.64%、48.48%、78.79%、81.82%。随着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增长, LVEF<50%、E/A<1、左心房内径≥39 mm、右心室内径≥39 mm患者占比升高,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LVEF<50%、E/A<1、左心房内径≥39 mm、右心室内径≥39 mm占比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占比分别为30.30%、55.88%、63.64%,随着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增长,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增加,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占比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室壁破裂、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分别为9.09%、3.03%、0、0, B组患者分别为32.35%、20.59%、11.76%、11.76%, C组患者分别为42.42%、27.27%、15.15%、15.15%。随着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增长,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室壁破裂、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升高,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室壁破裂、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均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增长,病情加重,心脏解剖结构改变明显、心功能下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增加、心脏相关合并症发生率升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