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广西德靖台地壮族"末伦"(Moedlaenz)与泰国东北部佬族"麽蓝"(Morlam)艺术比较研究,可推测出它们均源于宗教传统。从这两种艺术回归其背后的宗教传统"末"(Moed)和"麽"(Mo/Mor),在跨文化比较的视野中寻找它们之间关联,反观不同宗教形态的历史、从宗教到艺术的历史和族群关系的历史。其中,"末"是台语支各民族女性口承仪式及其执仪者的代称,"麽"的宗教信仰为台语支各民族所共有,它们在台语支人群分化之前就已存在。在德靖台地壮族社会,"麽"是在"末"的基础上分化和发展出来的,"末"是更古老的形态。产生于"末"的"末伦"和以宗教仪式唱诵为最古老形态的"麽蓝",都是后期形成的艺术形式,但"末伦""麽蓝"或与此相类似的称谓也许在壮族和佬族分化之前就存在了,是用以指谓台语支各民族共有的口头传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