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探究三种自由生纤毛虫:扇形游仆虫(Euplotes vannus)、海洋尾丝虫(Uronema marinum)和肉色伪角毛虫(Pseudokerono psiscarnea),在不同浓度阿特拉津(atrazine)和噻吩磺隆(thifensulfuron)药物作用下的种群动力学规律。探讨不同浓度下两种药物对扇形游仆虫、海洋尾丝虫、肉色伪角毛虫种群密度、种群生长率和世代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阿特拉津作用浓度为6 mg/L、噻吩磺隆作用浓度为6 mg/L时,扇形游仆虫种群密度峰值较其他试验组大。各浓度试验组扇形游仆虫种群生长率和世代时间间存在差异。在阿特拉津作用浓度为6.5 mg/L、噻吩磺隆作用浓度为6.5 mg/L时,海洋尾丝虫种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各浓度试验组海洋尾丝虫种群生长率和世代时间差异较大。在阿特拉津作用浓度为6.5 mg/L、噻吩磺隆作用浓度为7.5 mg/L时,肉色伪角毛虫种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各浓度试验组肉色伪角毛虫种群生长率和世代时间差异明显。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