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汪曾祺曾于1987年受邀赴美国爱荷华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他将此段经历中的自己比作“脱壳的坚果”。他在异国充分释放个性,展现出传统中国文人的魅力,并在遭遇“文化震惊”时,坚持传递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汪氏美学”。同时,这段异国经历产生的“脱壳”效应也成为他晚年“衰年变法”的诱因之一,推动了他对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传统文化与外来影响等问题的思考,从而使自己的创作成为“通的文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