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病人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缺血后适应治疗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28d。检测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14d血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评分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随访治疗后2年两组病人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血清D-D、CR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血清D-D、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74.150,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76.072,P<0.05)。治疗后观察组mRs评分01分病人占53.85%,对照组占3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8,P<0.05)。所有病人均获随访,观察组脑出血、再发脑梗死、心血管事件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99,P<0.05)。结论缺血后适应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单位神经内科; 海南西部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