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左氧氟沙星(LEV)是应用广泛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之一,由于近年来在医药行业和畜禽养殖业中过量使用,导致水体或土壤中残留量超标。铁氧化物是土壤中常见的金属氧化物,截至目前,有关pH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铁氧化物表面的吸附形态的变化还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通过批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试验,并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揭示不同pH下LEV在铁氧化物表面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溶液pH对LEV在针铁矿表面的吸附影响较大,不同pH下,其吸附动力学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8)。在pH=4下,3 h左右达到吸附平衡,而在pH=8时,12 h达到吸附平衡,并且pH=4的吸附量约是pH=8的2倍。XPS和ATR-FTIR一致表明,静电作用和化学吸附是其主要吸附机制,在低pH(pH=4)下,LEV在针铁矿表面主要以单核双齿形态被吸附,在高pH下(pH=8),主要以双核双齿形态被吸附。在中间pH(pH=6)时,由于静电排斥作用,导致其吸附量最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