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了解低温对充氮低氧气调致死害虫过程和时间的影响程度,以及氮气气调过程中害虫异常行为反应与种群完全致死时间的关系可为低温充氮(低氧)与成功杀虫应用提供指导。分别在低温18℃、准低温23℃和常温28℃条件下,测定了赤拟谷盗的卵、幼虫、蛹、成虫各个虫态在控制氮气体积分数98%(氧气2%以下)过程中不同时间的死亡率及完全致死时间,以及视频监测下成虫行动异常和击倒反应率与种群完全致死的关系。98%氮气体积分数下,18、23、28℃时赤拟谷盗卵的死亡率-时间回归方程分别为y=3.61+5.47、y=3.92x+11.11和y=5.95x+5.83,完全致死时间分别为28、24、16 d;幼虫的相应回归方程分别为y=4.62x+10.16、y=6.08x+8.33和y=6.66x+21.67,完全致死时间分别为20、16、12 d;蛹的相应回归方程为y=3.69x+3.81、y=4.11+3.89和y=5.87x+13.33,完全致死时间分别为28、24、20 d;成虫的相应回归方程分别为y=6.33x-1.67、y=5.87x+13.33和y=7.29x+15.56,完全致死时间分别为16、16、12 d。18、23、28℃温度下成虫击倒反应与完全致死时间的关系分别为y=-10.32x+27.49、y=-7.11x+23.91和y=-4.99x+20.05。18、23、28℃温度下成虫击倒反应与完全致死时间的关系分别为y=-10.14x+26.51、y=-7.01x+23.15和y=-5.64x+19.46。98%氮气体积分数下低温18℃比准低温23℃时,100%致死各虫态的延迟时间分别为卵4 d、幼虫4 d、蛹6 d、成虫4 d;低温18℃与常温28℃时,100%致死各虫态的时间分别为卵12 d、幼虫8 d、蛹、8 d、成虫4 d。低温18℃下完成致死各虫态的时间均较准低温和常温下显著延长,完成致死蛹的时间延迟最多,低温充氮气调防治赤拟谷盗应以杀死其蛹为目标。气调杀虫中成虫的异常反应与完全致死最具耐力虫蛹的时间关系可作为杀虫过程效果评价指导。
-
单位粮油食品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