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发生在腕关节的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式选择,分析术后患肢腕关节功能及复发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9年诊治的17例2、3级(Campannacci分级)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行病灶扩大刮除植骨术;6例行瘤段骨切除自体髂骨移植关节融合术。术后采用Mayo及DASH等评分系统,评价并总结腕关节术后肢体关节功能及复发情况。结果17例中有2例合并病理性骨折。术后切口一期愈合,平均随访时间(37.6±16)个月,随访期间复发3例,其中2例为行刮除植骨术后无远处转移病例。术后末次随访时,腕关节活动范围:扩大病灶刮除植骨组背伸25°~34°,平均28.54°;掌屈31°~42°,平均35.36°;桡偏13°~21°,平均16.36°;尺偏20°~28°,平均23.09°;旋前及旋后分别为53°~71°,53°~65°,平均60.45°,58.36°;平均握力为对侧的72.18%。瘤段切除髂骨移植组背伸21°~29°,平均23.83°;掌屈24°~34°,平均30.33°;桡偏9°~16°,平均12.83°;尺偏14°~21°,平均18.66°;旋前及旋后分别为45°~53°,38°~49°,平均48.83°,43.33°;平均握力为对侧的69.66%。所有患者腕关节未见明显的活动性疼痛,对日常工作及生活需求的完成程度基本满意。结论腕关节的骨巨细胞瘤发生部位主要位于桡骨远端,采用桡骨远端病灶扩大刮除或瘤段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两种方法均是治疗腕关节骨巨细胞瘤安全、有效的方式。刮除术后腕关节功能更好,但刮除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
-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