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miR503宿主基因(MIR503HG)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功能及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的3个食管鳞癌数据集GSE53622、GSE53624、GSE130078中分别提取60例、119例和23例食管鳞癌及其配对癌旁组织的MIR503HG表达资料,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与基因型-组织表达数据库的组合数据集(TCGA+GTEx)中提取81例食管鳞癌组织、271例非配对正常食管组织的MIR503HG表达资料。构建MIR503HG敲降质粒, 包装成慢病毒, 感染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30和KYSE510, 筛选出稳定敲降MIR503HG的细胞系。对食管鳞癌细胞KYSE30瞬时转染miRNA的模拟物, 以过表达hsa-miR-503-3p和hsa-miR-503-5p。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503HG、hsa-miR-503-3p和hsa-miR-503-5p的表达水平, 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裸鼠皮下移植瘤实验检测MIR503HG对食管鳞癌增殖的影响。结果 GEO和TCGA+GTEx数据库资料显示, 食管鳞癌组织中MIR503HG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均P<0.01)。敲降MIR503HG后与shNC组比较, KYSE30和KYSE510细胞的增殖速率均明显受到抑制(均P<0.001), 克隆形成数均降低[shMIR503HG1组和shMIR503HG2组KYSE30细胞的克隆形成数分别为(2.00±1.41)个和(1.33±0.47)个, 均P=0.002;shMIR503HG1组和shMIR503HG2组KYSE510细胞的克隆形成数分别为(174.67±15.97)个和(80.33±6.34)个, 均P<0.001], 使KYSE30细胞的侵袭细胞数减少[shMIR503HG1组和shMIR503HG2组侵袭细胞数分别为(75.33±6.02)个和(45.67±7.59)个, 均P<0.001], 迁移细胞数减少[shMIR503HG1组和shMIR503HG2组细胞迁移数分别为(244.00±10.23)个和(210.67±13.52)个, 均P<0.001], 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皮下移植瘤实验显示, shMIR503HG组小鼠皮下移植瘤明显小于shNC组, shMIR503HG组肿瘤重量为(0.097±0.026)g, 低于shNC组[(0.166±0.021)g, P<0.001]。敲降MIR503HG后, shMIR503HG1组和shMIR503HG2组KYSE30细胞中hsa-miR-503-3p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66±0.02和0.58±0.00, hsa-miR-503-5p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64±0.00和0.68±0.03, 均低于shNC组(均P<0.01)。在敲降MIR503HG后, 过表达hsa-miR-503-3p和hsa-miR-503-5p能减弱敲降MIR503HG对KYSE30细胞增殖(均P<0.001)、侵袭(均P<0.01)和迁移(均P<0.001)的抑制作用。结论 MIR503HG通过调控hsa-miR-503信号通路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在食管鳞癌中发挥癌基因的功能, 可以作为食管鳞癌靶向治疗的一个新的潜在靶点。

  •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