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与深化唯物史观基本逻辑是该书最为重要的内容,并且在《费尔巴哈》章中,“现实的个人”的理论是马克思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路向。相较于费尔巴哈、施蒂纳等同辈哲学家们,马克思与之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确定了物质生产的“前提性”。在这个前提下,其关于现实性的理论与他研究经济学的诸多观点全部凝炼在“现实的个人”上,并且实现了从“理论的人”到“现实的人”的飞跃。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逻辑展开可以划分为马克思对“现实性”的批判与继承、以“前提性”为基础“现实的个人”的基本规定以及发掘“现实的个人”的意义三个维度,我们可对“现实的个人”这个概念进行系统性的考察,继而厘清马克思确定唯物史观的基本路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