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血管内低温诱导的亚低温对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及对患者生存率和神经功能完整性的影响。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荷兰医学文摘(the excerpta medica database, EMBASE)、Web of Science等英文数据库,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 CBM)、维普、万方、中国临床注册中心、美国临床试验注册网等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建库至2021-09-01日,进行了无语言限制的搜索。制定纳入标准、干预方案、结局指标和数据收集。评价患者术后24 h梗死面积、90天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2分的比率、术后7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等有效性指标及住院死亡率、肺炎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发生率等安全性指标。结果 7篇文章纳入研究。血管内低温组术后24 h梗死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RR=-8.20,95%CI:-13.44~-2.96,P=0.002)。两组之间90天mRS≤2分的比率(RR=0.79,95%CI:0.51~1.21,P=0.28,I2=43%)、术后7天NIHSS评分(RR=-1.21,95%CI:-4.24~1.82,P=0.43,I2=0%)及生存率(RR=1.31,95%CI:0.76~2.28,P=0.34,I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管内低温组有相对较高的肺炎感染率(RR=1.68,95%CI:1.02~2.77,P=0.04,I2=17%)。结论 血管内低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术后24 h梗死面积,对神经功能预后暂不明确。需要更多大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进一步明确血管内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 单位